变形记
2015年7月17日15时49分,成守珍主任念出了儿科新入职护士的第一个名字。紧接着,我一脸惊讶与错愕地站了起来……惊讶与错愕的原因是自己之前从来没有想过会在儿科工作。出乎意料的事情终归是需要时间来消化。悲观主义的自己不自觉脑补出来很多媒体中出现过的儿科病房的医闹场景,然后总结出预防医闹的各种方案;乐观主义的自己则信心满满,对能够和孩子们一起的儿科护理工作充满憧憬。最终自己与自己和解了,无论是怎样的路,关键看自己怎么走。
在李智英护长的带领下,我、建芳和敏惠三个人来到了护士职业生涯开始的地方——儿科一区。小时候看过一偶像剧,叫《都是天使惹的祸》,里面表情严肃内心温暖的护长阿姨给幼小的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后面很长的时间里,都认为护士长应该是那个样子的。到了病区,略有忐忑地见到了我们护长,她穿着一件黑底红花的连衣裙,头发是柔和的栗色,衬得皮肤更白,跟我们几个讲话时眼神里带着慈爱,这让本来紧张的我放松了一点。
护长给我安排的导师是黄志君老师,一位比我瘦、有着鸭蛋小脸和一双杏眼、粤语说得超级正宗的年轻师父。本以为是初次相见,却觉得眼熟,后来才想起来,实习的时候,师父带着我取过血,教过我取血核对的流程。缘分,多么妙不可言啊。作为火影迷经常情不自禁将自己和志君老师带入火影剧情——小小忍者跟着自己的老师,一步一步走在修行路上。画面是夕阳下师徒两人的背影,影子被拉得很长。
工作正式开始了,准确的说是学习工作的过程开始了。平时除了临床护理工作,志君老师还会跟我讲很多,从病区环境到物品摆放,从管床医生到各班次工作职责,从病区常见疾病到药物作用,从急救车组成到垃圾分类,从输液输血不良反应应急措施到准确记录患者出入量,从如何给哭闹的小朋友静脉穿刺到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从如何换打印机的墨盒到病房马桶堵了应该打哪个号码……如果我的表情够丰富,那段时间自己脸上最多的一定是岳云鹏经典的“我的天哪”表情包。虽然护士不似孙悟空上天入地,不似哪吒三头六臂,我们也要习得十八般本领来应对病区里随时可能出现的状况。
试用期过得异常快。开始时志君老师“手把手”带教,然后过渡到“放手不放眼”的阶段。这个“断奶期”的过程中,最难的不是面对小朋友独立操作时胆怯心理,而是工作的条理性问题。每天的工作量是差不多的,自己尝试独立当班时却忙得像个旋风陀螺,于是有了个“时间都去哪儿了”的疑问。志君老师先发现了这个问题,然后开始观察这个“事倍功半”的徒弟的工作流程和工作细节。通过观察,志君老师帮我梳理了工作流程,避免了之前工作细节的许多无用功。
一直以来,除了志君老师,科室的老师姐姐们都给予了我很多指导和帮助。孔圣人说过的“三人行,必有吾师焉”太有道理了。走在我前面的护理人,将她们曾经在前辈那里习得的和她们一路坎坷中收获的宝贵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让我避免了很多可能出现差错的弯路,也让我走得更加坦荡和勇敢。会有一天,走在同一条路上的自己,像前辈们一样,做着这样有意义的事情。
工作后离家远,和爸爸妈妈保持每周两次视频聊天频率。最近一次聊天,妈妈感慨时间过得太快,女儿工作也快到一年时间了。是啊,自己也才意识到时光易逝得不易察觉。一年里发生了好多:毕业后马不停蹄到广州,找房,搬家;入职后不久,钱包的钱被偷了,志君老师一面安慰我一面问我生活费用够不够什么的,要帮忙;第一次拿到工资,瞬间有了从未有过的信心和底气,给家人买礼物时好开心;第一个电脑班堪比车祸现场,巧玲姐姐牺牲午休时间帮我处理问题;一个平常的班次,正在核对口服药,收到了出院小朋友送的一幅卡通画,上面写着“送给颖珠姐姐”,真的是莫大的惊喜与鼓励;圣诞节时候,晚会完美落幕,大家挤在一起自拍,护长拿手机拍下了正在拍自拍的大家;过年了,没有回家,护长叫我去她家里一起过除夕夜……一桩桩,一件件,都成了成长中精彩的、耐人回味的画面。
成长这件事,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
(文/儿科一区 王颖珠)